作者:轻舟GalaxyCraft
编辑:三宅
今天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诞辰。
这个所有文学青年都绕不过去的名字,但大多数读者可能更沉浸于她早年作品那种传统的浪漫主义,与女性特有的视角相交融,动人心弦。但随着创作生涯的继续,杜拉斯的创作越来越具有实验性,精简文本,意在笔外,并因此成为法国新小说运动的先驱。
那么,关于这朵法兰西文学玫瑰,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 杜拉斯出生在越南嘉定府,父母都是嘉定中学的老师。杜拉斯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被派往金边府,原本就拮据的家庭因为母亲投资失误而雪上加霜,后来杜拉斯将母亲投资失误的故事写进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但多年以后,她母亲最终通过房地产投资和经营寄宿学校变得十分富有。
· 杜拉斯一直表示,她最畅销并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情人》并非完全取材于她的青春经历,而是一部“高度虚构的自传性作品”。直到晚年才承认确有一个姓李的中国商人是她的第一个情人,并帮助她家度过当时的难关。1992年,杜拉斯编剧,让·雅克·阿诺导演的同名电影上映,由梁家辉主演。
· 杜拉斯十七岁回到法国,之后曾短暂地回到西贡,在母亲的学校里做过一份教职。她在学位考试时选择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顺利通过,在法国殖民部找到一份工作。
· 二战期间,杜拉斯在维希政府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并加入PCF和抵抗运动,和后来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结识,并成为一生挚友。
· 杜拉斯的第一任丈夫罗伯特·安泰尔姆也是一个作家,因参与抵抗运动被关进集中营,战争结束获救的时候,据说他体重只有38公斤。杜拉斯悉心照料直到他康复,然后两人离婚。
· 杜拉斯在与安泰尔姆婚姻期间,与作家狄奥尼什·马斯科洛相恋,两人有一个儿子让·马科洛斯。
· 在人生的最后二十年,杜拉斯经历了严重的健康问题,演员扬·安德利是最后一位与她有亲密关系的异性,帮助她克服了健康问题,陪伴她度过最后的人生。
· 有一位名为埃蒂安·蒙特蒂的记者将杜拉斯一本鲜为人知的作品略作修改,换掉了角色名和书名,然后化名投给出版杜拉斯作品的三家出版社,结果都被无情拒稿,他以此为素材在《费加罗报》上发表题为《玛格丽特·杜拉斯被自己的出版商拒绝》的报道,并附上拒稿信。至于他此举是说明杜拉斯被高估还是出版社没眼光,至今仍有争议。
· 在生命的尽头,杜拉斯出版了一本 54 页的短篇自传,作为对读者和家人的告别。她的最后一篇日记写于 1995 年 8 月 1 日,“我觉得一切都结束了,我的生命结束了,我不再是任何东西,我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存在,我正在崩溃,快点来吧。我不再有嘴,不再有脸……”七个月后杜拉斯在巴黎的家中去世,享年 81 岁。
· 杜拉斯和记者、作家米歇尔·曼索是多年的邻居和好友,杜拉斯去世后,曼索出版了《女朋友们》一书,安德利将自己与杜拉斯的相伴时光和这本书结合,拍摄了电影《我不想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