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轻舟GalaxyCraft
编辑:三宅
今天是加拿大桂冠诗人布利斯·卡曼(Bliss Carman)的诞辰。
作为加拿大“邦联诗人”(出生于加拿大“邦联时期(十九世纪60年代)”的诗人群体)中最具才华、技巧和国际影响力的诗人,布利斯·卡曼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终身把自己钉在“诗人”这样一重身份上,从未涉足小说、散文、非虚构类文学的写作,而他关于哲学和美学的思辨,也始终围绕着诗。
那么,关于这位纯粹的桂冠诗人,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 卡曼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与爱默生有亲戚关系。卡曼的姐夫威廉·加农是一位植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表兄查尔斯·罗伯茨和表妹伊丽莎白·麦克唐纳都是著名诗人,也都是邦联诗人的重要成员。
· 卡曼四岁时鼻子严重受伤,因此不能正常接受学校教育,而是在家由私人教师教育,直到十一岁时才进入学校。他曾到爱丁堡和牛津游学,最终进入哈佛,在此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他们将自己称为“幻想家”,包括诗人理查德·霍维,霍维后来成为卡曼的密友,他们合写了系列诗歌《流浪者》。
· 哈佛毕业后,卡曼曾短暂地回到加拿大,但很快就回到波士顿,他认为世上只有三个地方,“我所受的教育和品味能帮我赚到钱”,而他心目中的这“三个地方”是波士顿、纽约和伦敦。
· 遗憾的是卡曼在波士顿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又搬到纽约,成为《纽约独立报》的文学编辑,致力于向美国读者介绍加拿大诗人,同时写作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但遗憾的是不到两年他就被解雇,诗集《低潮》也找不到出版商。
· 卡曼在哈佛的那些“幻想家”朋友中的两位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他和霍维的诗集《流浪者》,大获成功,圈粉无数,卡曼的《低潮》和后来的诗集也随之顺利出版。但因为一系列版税合同与出版社倒闭兼并的问题,卡曼始终未能从他的诗集出版中获益,反而穷困潦倒。
· 诗集《低潮》得名于卡曼的同名诗作,后世的评论者认为《低潮》一诗可谓加拿大“最接近完美的一首诗,经得起任何批评的审视”。还有人认为,尽管卡曼一生中创作了三十多本诗集,但没有一首能超越他年轻时写作的《低潮》。
· 卡曼还有一本独特的“诗集”《萨芙:一百首抒情诗》。萨芙是古希腊著名诗人,有“第十位缪斯”之称,因她的诗作流传至今的多为残章断句,因此卡曼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和想象,“复原”了这些诗作,尽量使之完整的呈现。这本诗集是卡曼《低潮》之外最受推崇和喜爱的作品。
· 卡曼三十五岁时认识了玛丽·佩里·金,并与她相恋。玛丽是一位诗人和表演艺术家,她的丈夫是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医疗部负责人。夫妇二人都支持卡曼的创作,并将他带进了一个提倡精神进化的信仰圈子,同时也使他与之前的朋友们开始疏远。
· 卡曼五十九岁时重返加拿大,开始参加一系列巡回读诗的活动,朗读会现场的热烈而深情的气氛让他深受感动,并将之作为自己晚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与此同时,他的诗作在加拿大终于得到认同与追捧,加拿大作家协会甫一成立,就授予卡曼加拿大桂冠诗人的头衔,用作“桂冠”的是枫叶花环。但因为版权问题,他只有早年的诗集能在加拿大出版,到去世后才出版了他的全集。
· 卡曼晚年长期居住在康涅狄格州新迦南玛丽·金的庄园附近,也是在那里去世并火化,加拿大总理出面斡旋,他的骨灰才得以送回加拿大安葬,并举行了全国规模的哀悼活动。
· 卡曼的墓地上种着一棵枫树,这是他在诗作《墓地之树》中表达的遗愿:
给我一棵最明艳的枫树,
让它在我头上摇曳,
在它身后是静静的阳光,
还有我死后长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