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文字大小
夜间模式
沧海浮末

作者:赤军

编辑:查内幕

第四章(五)历史的舞台
2023-05-14

    明朝就总体军事部署而言,事实上并没有吸收祖承训初入朝鲜大败而归的教训。

    朝鲜多山地丘陵,利于步兵作战,而把骑兵投放到这种地形中,机动性和攻击性都要大打折扣——倘若祖承训不是突入平壤城内才遭到日军的阻击,而是在丘陵地带遇敌,照样得不着好去。

    相比之下,日本良马匮乏,此次侵朝的日本陆军基本都是步兵,却非常适合在朝鲜的地形上作战。

    李如松率军援朝,朝廷从各地区抽调兵马归其麾下,并不适应地形的骑兵仍然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川、浙等地擅长山地作战或与在与倭寇的多年较量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的部队因为距离朝鲜半岛较远,大多数都还没来得及赶到战场,因此在李如松先直取平壤,其后又南下碧蹄馆的兵马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就更大了。

    明朝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正因为如此,组建骑兵部队的成本也相当惊人,几乎超过步兵十倍。碧蹄馆之战,明军伤亡两千余众,大多是李如松从辽东老家带出来的精锐骑兵——倘若伤亡同等数量,甚至于两到三倍的步兵,他或许不会当一回事吧,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呢?精锐骑兵遭到重创,却给李如松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这位李总兵原本火烫的头脑,仿佛被日军兜头浇上一瓢凉水似的,终于清醒了过来。他终于看清了当面日军无论数量还是士气、敢战程度,都并非困守平壤城、补给困难而又疏忽大意的小西行长所部所可比拟的,倘若继续莽撞地向京城挺进,很可能会遭逢更严重的挫折,损伤更多优秀的部下。

    于是李如松急忙下令后撤到开城休整。一时间谣言四起——是日军故意散布的,还是朝鲜人的臆想,那就无从考证了——说日军在王京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丰臣秀吉也已扬帆下海,亲率援军赶来,打算突出奇兵,绕路夺回平壤,以切断明军的归路。李如松信以为真,被迫再次收拢部队,后退到平壤。临行前,他还派兵偷袭日军重要的储粮基地龙山大仓,一把火将数万石粮草烧了个干干净净。

    就这样,抗日援朝的战争进入对峙期。李如松暂时不敢再贸然南下;日军则在经过平壤和碧蹄馆两场硬仗后认清了明军顽强的战斗力,再加上粮草补给不便,也只得再次龟缩回京城,不敢向前一步。

    倘若局势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明军的增援将会越来越多,而只要日军解决不了运粮难的问题(一大半要归功于那位朝鲜的水军名将李舜臣),士气也将更为低落。此消彼长,李如松仍然握有绝对的胜算。

    然而可惜的是,朝鲜军队的怯懦却彻底打破了这原本对中朝联军非常有利的态势。

    在日军侵入朝鲜半岛以后,朝鲜军队望风而逃,几乎全军覆没,直等到李如松率军援朝,并且夺取了平壤城以后,李昖君臣才得以重建陆军,并在明军的配合下陆续收复平壤到开城一带的失地。

    但是李如松在碧蹄馆受挫以后,下令后退到开城,不久又撤至平壤。消息传开,朝鲜陆军再次肝胆俱裂,纷纷放弃才刚收复的城池,跟在明军屁股后面一溃千里。李昖闻报大惊,急忙上奏万历皇帝,说明、朝联军在前线吃了大败仗了——北京朝野上下,为此震撼莫名。

    那些无能更无胆的官僚们见风便倒,谏官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如松、宋应昌丧师辱国。宋应昌忙写奏疏分辨,但根本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官僚们对此是完全听不进去的,首辅赵志皋写信责问:“倘若未败,又为何后退?奏中云碧蹄馆一战所损不过两千,倘真如此,是实力未堕,为何不肯继续进兵以复京城?其中是否有讳败之情弊?!”

    一时间,主和派的气焰甚嚣尘上,赵志皋、石星等大臣纷纷上奏,请求暂停军事行动,再次与日军接洽和谈事宜。石星更亲自写信给沈惟敬,要他再去面会小西行长——因为并不清楚沈惟敬现在何方,所以信件直接投送宋应昌处,要求宋应昌转递。

    宋应昌没有办法,憋着一肚子怨气无从发泄,也只好亲自来找沈惟敬了。


    在接到宋应昌送来的石星的手书同时也是指令以后,沈惟敬匆匆收拾行装,再次启程。沈嘉旺跪在马前苦苦哀求:“大人您可千万千万去不得呀!”

    沈嘉旺认为小西行长在平壤城中猝然遇袭,必然会把这笔账算在沈惟敬头上,认定是沈惟敬欺骗了自己。他在平壤城内损兵折将,本部兵马十成中去了七成,肯定恨沈惟敬入骨,倘若沈惟敬再次找上门去,那不是送羊入虎口吗?小西行长肯饶过沈惟敬吗?会不会当场砍下他的首级来泄愤?

    但是沈惟敬却安慰沈嘉旺说:“正因小西兵败,才有可能饶我一条活命,因为只有我才是他与大明朝廷联系的纽带,纽带若断,他便毫无退路了。我军若胜,断不肯与日军言和,小西不会再相信我;我军若败,则彼等气焰嚣张,也不肯议和,也不会放过我。唯此不胜不败之局,才见一线生机。”

    说完这几句话,他突然从马背上略略俯下身来,压低了声音说道:“于公,此去是为了战事终止,不再有我大明好男儿抛尸异国他乡;于私,是为了促成封贡,使海禁得开。于公于私,我都不得不跑这一趟——老夫年已七旬,去日无多,即便为彼獠所杀,又有何憾?小西行长若真的谋害了老夫,反倒是成全我为国尽忠之名,是可以流芳千古的!”

    沈惟敬一定认为自己懵懵懂懂、毫无建树地虚活了七十岁,倘若最终老死床箦,是绝不会瞑目的吧。每个人都在历史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某些人能够站在潮流的顶峰,掀起滔天巨浪,某些人却连小小的浪花都卷不起,相比之下,他出身经营海上私商贸易的平湖沈家,体内本就流淌着冒险的血液,是不会甘心只做后者的。

    青年时代,他也曾一度被卷入历史的大潮,参与并见证了胡宗宪在浙江成功的剿倭行动,但那场行动的主角无疑是胡宗宪,配角是徐文长、罗龙文,还有他的堂弟沈惟锜,而沈惟敬本人只是胡宗宪浩大棋局中一枚不起眼的小卒子而已。他做梦也想不到,年届七旬以后,竟然能够被历史大潮直冲到顶峰,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完全可以干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不仅仅流芳千古,还能够万世不朽!

    很少有人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成为历史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赴朝和倭之事,虽然沈惟敬是受了石星的委派,但石星却不是这出精彩大戏的导演。从一开始向袁同说出“关白之意只在封贡”开始,沈惟敬就以微薄之身主导了历史的进程。还差一步,只差一步,他就可以完成胡宗宪都未能完成的伟业,既可以避免无数的生灵涂炭,又能够解除禁海令,使平湖沈氏,甚至于所有沿海地区大大小小的私商家族都得到振兴了。

    身在局中,出于历史的局限性,沈惟敬本人并看不清历史潮流的走向,但我们今天再回顾这段历史,却或许可以得出更为惊人的憧憬来:倘若因为沈惟敬的努力,使得明朝开放海禁,恢复明成祖朱棣时代曾一度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并且最得益的还不是官方贸易而是私人贸易,中国,会不会就此赶上西方列强的脚步,加入到大航海时代的怒涛中去,从而避免十九世纪以后落后、衰败和被侵略被侮辱的命运呢?

    历史虽然不容假设,但历史也确实存在着种种偶然性和可能性。

    当然以沈惟敬来说,他并不是一个英雄人物,心中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重新振兴沈氏家族,并使自己得以复归而已。他不是饱读诗书的儒家士大夫,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只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去奋斗终身而已,他并看不清历史的走向和当时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终究,他在骨子里还只是一个商人而已。

    只是,这位七旬老翁也并非普通的商人,而是充满了拼搏精神,并且已无后路可退的冒险家。

    倘若封贡不成,海禁不解,平湖沈氏就不可能通过私商贸易得到重兴(或许还有其它振兴的途径,但只关注商业的沈惟敬却是想都不会去想的),自己也将客死异乡,无法叶落归根。倘若真的如此,或许在异域它乡被敌人一刀砍了,反倒是轻松的死法,反倒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吧。

    真走到了那一步,说不定朝廷还会下诏优恤,陈淡如还能捧着自己的骨灰返回平湖去哪。

    当沈惟敬不期然登上如此宏大而辉煌的历史舞台的时候,他再也不会想到退缩,而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术,把这出大戏演到终场。正因为如此,他不顾沈嘉旺的反复劝说,仍然固执地、勇敢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那么,在前方等着他的,又将会是怎样汹涌而险恶的风浪呢?



游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