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花园 小酒馆 飞地
图书馆
文字大小
夜间模式
沧海浮末

作者:赤军

编辑:查内幕

第一章(四)闹剧开场
2023-04-30

  在会见沈惟敬以后,谨慎的石星又请沈惟敬叫来了那个沈嘉旺,向他详细打听相关日本的内情。虽然对日本这个遥远的国家几乎毫无认知,但人的欲望总是举世共通的,政治诡谲也有颇有脉络可询,沈嘉旺三十多岁年纪,粗手大脚,一副老实面孔但出言粗鄙,很多事情,石星认定他就算想编也编不出来。

  石星的心里终于有了底。

  隔了一天,突然传来先期入朝参战的祖承训大败而归的消息——

  原来祖承训率领五千精骑,于七月初渡过鸭绿江,进入义州,朝鲜顺安郡守黄瑗禀报说,日军听闻天朝发兵来救,纷纷撤出平壤,后退至京城,平壤守兵不过寥寥数百人而已。祖承训没有仔细分析情报的真伪,就匆促冒进,当他进至嘉山时,询问当地朝鲜人:“平壤倭军尚在否?”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不禁额手称庆:“贼犹在,必天使我成此大功也!”

  祖承训乃辽东宿将,根本不把日军放在眼中,在他看来,五千精骑对敌数百倭兵,有如泰山压卵一般,敌人将瞬间便被碾为齑粉。于是七月十五日,他从安顺连夜开抵平壤城北,十六日黎明,趁日军不备从七星门突入城中——激烈的巷战就此展开。

  明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战斗也很顽强,却都是骑兵,在平壤狭窄的街道上无法展开,而且他们只装备了长枪大刀,没携带火器;相对的,留守平壤的日军虽然只有七百,却大多是火铳兵,凭险而守,弹如雨下,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恶战中,参将戴朝弁与游击将军史儒、王守官等将纷纷中弹落马,祖承训不敢再战,只得率领残部退出平壤,并且一路逃回了鸭绿江北。

  败报传来,朝野震动。

  倘若还在两日前,这个消息是足够把石星给一棍子打闷的,他以文官执掌兵部,根本不通军事,只知道在数目字上做比较,那么我军五千,打不下日军七百,传言倭军有数万之众,又得投入多少兵马,才能在朝鲜战场上取得胜利呢?就算大明朝拿得出这些兵马来,又得掏空国库多少遍,才能凑够军饷把他们都送上前线去?

  然而,经过与沈惟敬、沈嘉旺的长谈,这时候的石星已经对日本国内情况甚至于兵力强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了——满朝文武,此时此刻,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于是石星昂头挺胸,现学现卖,向同僚们也向辅臣们和天子,上了一堂有关日本国的启蒙课——

  日本列岛,诸侯割据,战乱不休,无论天皇还是幕府将军都无法敉平,这是在洪武朝、永乐朝就已经熟知的事情。然而近年来两国不通使节,音讯隔绝,却不知道日本已然在丰臣秀吉的奋战下基本上完成了统一。

  丰臣秀吉本是日本中部尾张侯织田信长的佣人,因为擅长修城和理财而得到信长的重用,进而被提拔为方面大将。日本国六十余州,织田信长攻下了四十有余,就在他即将看到统一曙光的时候,却被部将明智光秀所弑杀。于是丰臣秀吉发兵打败明智光秀,迫其自杀,进而利用为主报仇的名义彻底吞并了信长的领地,并且继续扩张,统一日本。

  其后,丰臣秀吉进入京都,逼迫天皇册封他为“关白”。日本的关白,就相当于中国的首辅之臣,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日本偏狭贫瘠,国内缺乏铜、铁,用来铸造武器的铁矿全都靠国外进口,而他们从来不自铸货币,干脆进口和使用中国的铜钱。明朝开国之初,天皇朝廷和幕府将军就曾分别遣使入贡,请求通商,当时的将军足利义满还向成祖永乐皇帝称臣,拜领了“日本国王”的金印。但因为其称臣之心不诚,加上倭寇侵扰而无力约束,致使明朝主动断绝了与日本的官方贸易。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大乱方止,百废待兴,亟欲恢复对中国的臣属关系,从而恢复贸易通商,进口铜、铁,以及公卿、诸将所喜好的瓷器、工艺品和佛经,于是遣使朝鲜,请为关说。但是朝鲜国王李昖颟顸,朝鲜臣僚则生怕中日间一旦重开贸易,他们就无法从中转手牟利了,于是断然拒绝了秀吉的请求。为此秀吉才勃然大怒,发兵攻打朝鲜。

  上完启蒙课以后,石星总结说:“关白实无觊觎天朝之意,只求封贡,并严惩朝鲜以泄愤罢了。不必大动干戈,只须一介之使东行,与倭将接洽,使关白之意得通,使封贡得成,则倭寇自然下海退去也。”

  

  石星的侃侃而谈,上起万历皇帝,下到群臣百官,全得听得瞠目结舌,莫知所以。他们不知道石星所言究竟有几分是真实的,有几分是虚构的或者妄自揣测的,听起来似模似样,却又仿佛有什么不对。于是询问石星情报的来源,石星不直接说所有情报都来自沈惟敬和沈嘉旺,只说是自己这些天综合各处奏报,以及询问民间通晓倭情之人,分析所得。

  皇帝并不想和日本人开仗,当然也不想放弃忠诚的属国朝鲜,闻言微微点头,说:“封贡之事,辅臣慎议,但遣使入朝与倭人接洽之事,似乎可行。”

  首辅赵志皋本来就是不主张出兵援朝的——发兵就需要钱粮,兵部拿不到钱粮,会向户部要,户部给不出来,这份重担最后总得落到辅臣们的肩膀上,可是辅臣们再能干,难道还能凭空变出银子来不成么?筹措西北和西南战事所需要的钱粮,就已经使得辅臣们焦头烂额,捉襟见肘了,哪儿还有余裕开辟第三条战线呢?于是赵志皋首先表态,石星所言遣使议和一事,确实可以一试。

  既然皇帝和首辅都发了话,群臣们也就众口一词地表示赞同,即便有人心里还在犯迷糊或者打算盘,也不好立刻朝大家兴头上泼凉水——况且,想泼凉水也得先有凉水才行,现在他们没一个人比石星更了解日本国的内情,又能想出什么言论来质疑甚至是反对呢?

  赵志皋问石星:“遣何人为使赴朝才好,石司马已有腹案了么?”

  于是石星就推荐了沈惟敬,说此老深通日本内情,并且擅长倭语,请朝廷破格任用,派他前往朝鲜——“并非正式议和,可先使其前往探询倭人意向。待正式议和之时,再遣重臣不迟。”

  于是按照石星的建议,朝廷立刻发布官诰,任命沈惟敬为神机三营游击将军——这是一个虚衔,没有实际统辖,也没有确实的品级——任命沈嘉旺为指挥,要他们即刻启程,赴朝行事。

  

  议定了和日本人接洽、谈判的方针,石星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通体百骸说不出的轻松,仿佛把身上千钧重担,都已经挪了一半到沈惟敬主仆肩上去了似的。但当他捧着笏板退出大殿的时候,却在丹陛下迎面撞见了太子谕德朱国祚。

  朱国祚直截了当地质问石星:“沈惟敬是我乡曲无赖,欲以狡言谋利耳。其非折冲之才,遣其入朝,大司马就不怕他辱没了国体吗?”

  石星正在兴头上,根本听不进朱国祚的话,反而笑着问他:“既说是同乡无赖,为何又相助他救出沈嘉旺来呢?”

  朱国祚闻言愣了一下,似乎好不容易才想起这件事来,急忙分辨说:“此一事而彼一事。因是同乡,且看那沈……那俘倭并非狡诈之人,料有委屈,故生恻隐之心,救他一命耳。”

  “原来果有此事?”石星笑着点点头,“如此,惟敬诚不我欺也。”说着话一掸袍袖,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

  就这样,在石星的荐举和支持下,七旬老翁沈惟敬终于穿上大红袍服,以古稀之年迈上了朝鲜战场——一场在当时看来是闹剧,在后世看来倒可能是悲剧的大戏,就此拉开了帷幕。


回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全部评论
首页 图书馆 网站协议 TOP
京公安网备0000000000000号 沪ICP备2022004120号 Powered by C&W s island b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