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秋
编辑:气球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登基称帝,当即改元建炎,南宋就此开始,所以靖康二年就是建炎元年。
建炎元年七月,鄜延路第七将的士兵张德上书,请求趁着皇帝登基大赦,改姓归宗。他说自己本来姓祁,因为小时候随改嫁的母亲到张家,就以张为姓,此次皇帝登基大赦,趁此机会请求改回祁姓。
张德自幼随母改嫁来到张家,按宋朝法律,他改姓张也不能继承张家的财产,而所谓冒姓是犯法的,所以张德想要改回原姓氏,需要趁着皇帝登基大赦的时候提出来。
但其实张家应该是很穷的,他参军也是为了吃口饭——文中将参军称为“投粮”,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很大可能是生父家也很穷……从实际上看,张德改不改姓都得不到什么财产。他提出改回原姓氏,有可能是因为他随时可能战死,想以本来姓名记录而已。
靖康建炎时,范致虚“号召诸路之师”勤王入援,有“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一方面抽调各路军马入援京师,一方面收拢溃散士兵重新组织,在这其中,张德所在的鄜延路第七将的士兵也可能会被抽调入援。
同时,北宋末年,西夏趁着宋金之战的时机大肆举兵,鄜延路兵马也被整合抽调策应环庆路,张德也有可能被抽调。
那么随时可能战死的情况下,张德想要恢复本姓,也是一个士兵的愿望吧。
范致虚空有勤王的忠心,却没有实战能力,他不听李彦仙的合理建议,偏信宗印和尚,以致大军崩溃。其后李彦仙联合各路义军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战斗,一直坚持到建炎四年(1130年)战死。
1985年、1993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三门峡上村岭发掘清理了上千座墓葬,确认此地为北宋陕州漏泽园所在。
漏泽园是北宋开始实行的国家助葬制度,官方派人收敛贫民和战死的军人。陕州此处漏泽园使用时间到北宋末年为止。
在陕州漏泽园里,有一方士兵张德的墓砖。
死在陕州的张德,归属于厢军河清兵,应该是专门应对水患的兵种,从漏泽园编号来看,这个张德可能死于大观年间。
此张德并非彼张德。
两个张德,只是同名而已。
鄜延路第七将的张德,不知道他请求改姓是否成功。